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即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从狭义上理解为国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相较往年的增长比例,从广义上理解为国家财富的积累、就业机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长期承受着上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各项投资减少,消费需求不够强劲。
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不断刺激消费需求。此外,还应该保持石油供给的相对平衡,维持石油市场的相对稳定。未来,随着国内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很可能达到新高,在石油资源方面对外界的依存度更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石油恐慌”,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这种情况,并加快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石油,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应该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科学地制定与石油相关的政策。就目前来讲,合理增加石油进口量将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应科学调控我国的石油进口,制定合理的石油进口政策,以不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基于此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的发展势必将增大石油消费需求,提高石油使用量。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的石油消费还存在着很大的增长空间。然而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可以预想到,未来对石油巨大的消费需求将加剧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发一些潜在的经济风险。因此,合理扩大石油进口将帮助我国改善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
二、石油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石油资源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合理扩大石油进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供给的压力,然而石油消费所带来的生态污染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将对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确保我国石油进口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同步顺利开展,助推我国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提出了下列建议:
其一,在扩大石油进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石油资源的石油效能,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优先支持耗能小、产值高的产业。落实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工作,不断推动低碳发展,缓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亟需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优化能源结构,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增加投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工业领域,大力倡导科技创新,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引领工业的发展,剔除一些污染大的工业企业,引进一些污染小甚至无污染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要持续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服务产业的优化升级。
为确保服务业的稳定发展,应该及时排查其中隐藏的问题和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增加税收、干预市场价格等措施来合理调控,应该适当向一些重要的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对于那些耗能大污染大的产业应该予以限制,促进资源使用效能的提高,推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油进口政策,促进能源产业布局的优化,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真正实现我国社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
其二,在扩大石油进口的同时,政府应该履行好宏观调控职能,贯彻落实环保制度,适时采取加大税收力度和经济处罚等措施来限制耗能高、污染大的产业的发展,由此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改善环境质量,修复生态平衡。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及时查处耗能高、污染大的企业,限制他们的排污量,严厉打击乱排乱放的企业,落实好监管职责,督促这些企业参与到修复环境的工作中,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损伤;
2.要增加治污投入,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防治生态污染,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从长久来看,中国石油供给将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何保障中国石油供给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目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一,我国的石油进口大多来源于中东等地区,这些区域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势力都在该地区有利益诉求,这必将给我国的石油进口带来安全风险。假如某些国家或某个地区突然中止同我国的石油进出口合作,我国国内的石油供给很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国家安全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
其二,我国石油进口输运渠道相对集中,大部分进口石油是经由马六甲海峡辗转运到我国的,该区域长期存在着海盗等危险因素,对我国的石油进口运输产生了不小的安全威胁,尽管我国海军已经在包括马六甲海峡等地域实现了常态化巡航,然而石油输运安全依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石油进口路线单一提高了我国石油供应的风险,增大了输运费用。
其三,一般而言,本国对外界的石油依赖程度越大,受全球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就越大。当市场石油价格剧烈波动时,本国的经济利益很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具体来讲,石油价格的提高将加大石油进口费用,导致本国的出口产品丧失价格优势;
进口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我国物价持续升高,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还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甚至导致全球性风险的发生。在我国工业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形势下,我国的石油资源需求逐渐增大,许多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石油资源供应,而这种供应需要依靠进口来保证。
所以,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动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我国应该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可靠的石油进口途径,以切实维护我国的能源利益和国家安全。纵观全球,石油安全问题已经变得十分普遍。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维护全球石油安全的活动,利用多边交流机制开展对话,共同探讨确保石油安全的有效方案,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以上合组织为例,借助于该组织,我国已经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达成了能源方面的共识,并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协议,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之间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能源优势,改进能源使用效率,不断开拓新的可靠的能源进口途径,促进区域国家之间的能源互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降低对单一能源进口渠道的依赖性,强化同国际能源组织之间的合作,在互相尊重对方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时,我国政府应该承担起领导角色,探索构建国际能源合作体系,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强化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实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企业是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力量,应该提倡并支持相关企业走向世界,充分利用新型科技力量,持续推动国际能源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全球能源贸易合作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利用包括上合组织在内的渠道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能源领域的合作,并签订了诸多协议,取得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由于人口基数大等特点,我国的能源使用总量巨大,居世界首位,而且能源使用量在逐年增多。
因此,我国应该加紧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强化对话合作机制,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协调好多边关系,促进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互信互享,妥善处理能源方面的利益分歧,以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从而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