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网,新疆泰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立即注册
我的购物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家政策 » 正文

为我国降低石油进口风险,可采取哪些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8 14:39:21    浏览次数:556    评论:0
导读

为我国降低石油进口风险,可采取哪些措施?石油有工业血脉之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资源,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充足的石油资源,那么其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国际上的石油价格发生波动时,也会造成各国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一些国家甚至为了抢夺石油资源而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而我国现有的石油储备量无法

 为我国降低石油进口风险,可采取哪些措施?石油有“工业血脉”之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资源,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充足的石油资源,那么其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国际上的石油价格发生波动时,也会造成各国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一些国家甚至为了抢夺石油资源而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

 

而我国现有的石油储备量无法满足正常的经济需求,为了继续发展经济,我国只能向石油较多的国家出资购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为了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降低我国石油进口运输风险。

 

 

一、降低我国石油进口运输风险

 

 

(一)提高“国油国运”比例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引起各方关注。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所以各国对中国的动作十分敏感。尽管当前新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石油仍然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甚至可以说我国的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于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国际石油货运公司的运力增长缓慢,将不能满足我国未来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当前我国海上石油运输“国油国运”比例仅为50-60%,仍有很大一部分运输份额被其他国家的航运公司所掌握,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应该降低由他国运营公司所带来的重要战略物资的运输风险,确保国内能源供应的稳定。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石油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黄金时期,“国油国运”、“国轮国造”等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我国油运企业的发展活力。

 

 

通过提升国内油运企业与国际石油行业的沟通与联系,利用搭建合作平台、构建产业合作联盟等形式,逐步推动我国油运企业进入国际能源配套领域,依托国内巨大的能源市场,形成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拓展国内石油市场合作范围,积极与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建立运价、油价、船价联动机制,完善国内石油采购、运输、储藏、销售链条,抵御国际石油市场震动,提升国内石油市场的供应稳定性,降低国内企业的用油成本,保障石油石化企业的用油需求。

 

我国油运企业在保障国内石油稳定进口的同时,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凭借良好的信誉和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打造我国油运企业金字招牌,扩大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能源巨头展开全方位合作,提高国际油运市场占有率,搭建国际油运供需平台,提升国际油运领域话语权,增强企业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二)与石油进口来源地合资建立运输公司

 

 

中国迫切需要提高石油运输“国油国运”的比例,增加石油运输的可靠性,减少对于第三方的依赖及带来的不可控风险,所以中国可以寻求与其他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成立合资石油运输公司,来减少第三方运输所带来的问题。同时成立合资运输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减少由于国际局势波动所带来的石油供给的影响,有利于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地缘政治和区位选择等综合因素,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将长期作为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而石油进口路线中的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等海上交通要冲的区域局势的不稳定必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升能源领域抗风险能力。从内部来看,加大开采冶炼的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对进口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从外部来看,搭建区域对话平台,建立健全多方争端解决机制,降低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导致的能源风险;完善海上救援和冲突解决方案,降低由于突发遇险和海盗等紧急情况对能源运输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二、优化石油进口的来源结构

 

 

基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情况分析,还需要对石油进口来源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此前中东和非洲地区因党派众多,导致政治局势混乱不堪,而且常年战乱不断,给我国石油进口造成不稳定因素。

 

还有伊朗以及沙特地区的石油进口也存在巨大风险,在伊朗发出石油禁运政策后,我国把石油进口重心转移到沙特地区,但好景不长,沙特地区石油设施遭到袭击,造成无法完足够的石油供给,使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合理选择石油进口来源地,能够有效防止石油进口安全问题,分散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威胁。

 

 

同时我国根据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情况,提出“一带一路”政策,结合自身优势,加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友谊,逐渐将石油进口重心从中东、沙特地区向中亚地区转移,像俄罗斯石油能源丰富,可重点选择合作。在战略合作的同时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与合作国保持良好关系。

 

 

三、建立健全保障石油安全的法律体系

 

 

我国在1990年代初期,为解决和保护当时工业问题而出台相关法律,其中石油方面的相关内容少之又少,直至目前还没有健全一系列关于石油方面的相关法律。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而石油能源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也与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我国需要健全相关石油方面的法律体系。

 

 

四、创建石油处理信息系统

 

 

在石油战略发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储备,为防止出现石油安全等问题波及国内市场的发展,因此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石油信息,预防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避免和解决。目前大多数石油公司和石油出产国家会收集石油信息,并进行分析汇总,供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在石油方面问题通过提供的数据信息来解决。

 

有利就有弊,国际石油信息量巨大,外石油公司或石油出产国在进行数据采集后,分析过程中不能够保证数据一定准确,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数据目前只有石油公司等方面进行收集分析,这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公司利益而谎报数据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我国自主建立石油信息处理系统,以便国际形势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

 

 

五、其他建议合理

 

 

(一)调整我国能源战略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是能源消耗方面,在供给与总量上面严格控制,相互结合,减少能源的浪费。想要使改革快速见到成效可使用一定的行政手段,但这始终不是长远之计,这就必须要彻底的从根本去解决,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等一些宏观结构进行调整。例如想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结构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就我们就不能一味的去执行“唯GDP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调整。

 

目前我国在资源节能战略上面,准备全面整合市场资源,重新定价,保证真实性,加快资源产品定价市场化的改革。另一个是能源供应能够在国内站稳脚跟,保证能源储备。同时要眼光长远,我们国家的致密油、页岩气等一些不常见的能源也是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在对常用能源进行储备的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我国对新能源研究的脚步,未来十五年内,我国新能源产量将达到总产量的30%,甚至更多。

 

同时国家可以推出一系列发展政策,对一些想要发展新能源的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以及设备的帮助,加强与国际发达能源企业的合作,提高自身能力,降低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最后要开阔视野,扫除在能源产业中的盲区,能够随时代改革而变化。

 

 

(二)调整中国石油贸易政策

 

 

改变以往原油和成品油的流通方式,以及政府正确的监督方式是中国石油贸易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进行深化改革,一完把善市场机制作为主要政策实施方向,从根本上改变对能源安全的理念;二是通过国内油运企业与石化企业协商完善运输机制,最后对成品油定价体制进行重新设置;三鼓励支持解除对石油能源的出口和许可证制度,并加强监督与管理,为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同时采用第三方检测的方法取代海关监管和油气监管场所。
      来源:长乐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ningsha@7smx.net进行删除。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syhgw888.com/news/show.php?itemid=54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