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油气市场剧烈震荡,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国际油气合作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挑战。
击水五洲,何惧风浪。作为我国“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中国石油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海外油气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努力实现更高水平合作,朝着打造全球油气利益共同体的目标不懈前进。
这10年,国际业务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12年以来,中国石油持续提升海外油气业务发展质量,完善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油气运营中心,形成了以油气勘探开发为核心,集管道运营、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构建起多元化的油气供给格局,国际化规模实力不断增强,海外油气产量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石油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马尔、中俄东线、阿布扎比陆上和海上项目等一批沿线重点油气合作项目落地投产,超半数油气贸易量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源源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和发展动能。
这10年,海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中国石油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创新、科技引领,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机制、符合国际规范的项目投资决策及经营运作体系,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和海外油气业务管理运作水平不断提升。
这10年,驾驭复杂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面对海外社会安全和传染疾病风险,中国石油坚持以员工为根本,积极建设与业务管控紧密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安全风险发布机制,持续深化HSSE体系审核,狠抓重点项目风险管控,落实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反应能力。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石油在海外与各方紧密合作,科学部署最大规模的境外抗疫,创新性设计并实践好国际业务联防联控机制,筑牢境外疫情防控防线。
这10年,对外合作交流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石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的定期交流,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积极参加“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与资源国政府深化政策对话和沟通。与道达尔、bp、壳牌、埃克森美孚、埃尼等国际油气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开展第三方市场务实合作,中国石油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决心坚定。
这份决心从举办重大论坛活动中可见一斑。2021年进博会期间,举办第四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与33家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助力能源领域务实合作,坚定推动全球化发展潮流。今年,中国石油举办了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论坛,成为疫情以来金砖国家工商界举办的层次最高、范围最广的交流活动,在能源企业间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丰富金砖主席国年度成果、推动新时代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这10年,互利共赢成果丰硕。中国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当好世界优秀企业公民。采用直接捐资、设立基金、捐赠设备等方式支持当地民生建设,并坚持海外用工属地化、本土化。通过上缴税费、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员工成长、援建医院学校等,惠及数百万当地人口。中国石油作为OGCI在中国的成员公司,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迈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中国石油将坚定“走出去”,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互鉴,奏响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最强音,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王馨悦)


从哈法亚油田上产看海外增产加速度
哈法亚油田发现于1976年,是伊拉克七大巨型油田之一。2009年12月,中国石油以作业者身份,携手法国道达尔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拿下该油田开发生产服务合同。自2012年一期建设项目投产开始,哈法亚项目先后跨越多个重大里程碑——2014年8月,二期年产1000万吨原油项目顺利投产;2019年3月,三期产能建设完成并达到高峰产量目标。
哈法亚项目历经多年开发建设,建成年2000万吨级现代化大油田,作为中国石油海外最大规模的独立作业者项目,为海外亿吨权益产量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始终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被伊拉克石油部评价为“建设绿色、科技、和谐油田的典范”;同时,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在伊拉克前四轮石油招标项目中,第一个实现合同规定的高峰产量,加快了伊拉克石油产业的振兴步伐,成为中伊互利合作的代表性项目,在中东高端市场赢得了“中国速度”的美誉。(刘峰)
![]() |
现代化大油田 |
从巴布项目建设看国际高端市场开拓
巴布油田位于阿布扎比西南160公里的沙漠区域,是阿布扎比最大的陆上油田,也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实现180万桶/日产能的主力油田之一。2017年11月12日,工程建设公司(CPECC)成功中标巴布油田综合设施改造项目,成为CPECC在阿联酋高端市场获得的又一重要项目。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将巴布油田改造视为公司的“生命线”项目。今年2月,项目顺利完工,这也是疫情发生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唯一提前投产和按时竣工的大型项目;5月,项目正式获得业主颁发的临时验收证书,标志着项目全面交付,并转入质保期。截至目前,该项目安全工时累计超过6600万,CPECC连续两年被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评为“HSE表现优秀级承包商”,在中东高端工程承包市场上擦亮了中国石油的品牌。
目前,CPECC在该市场已从陆上油田项目拓展至海上油田项目,实现了“执行好项目就是最好的市场开发”的目标,提高了商誉,扩大了市场。(袁莲)
![]() |
高端工程承包市场典范 |
从巴西里贝拉项目看海外超深水进军之路
里贝拉梅罗油田位于巴西桑托斯盆地,水深1800至2200米,距海岸线164公里,是一个世界级深水油田。2013年12月2日,中国石油与巴西政府、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各合作方正式签署里贝拉项目产品分成合同,成功进入巴西超深水油气合作市场。这不仅是巴西第一个产品分成合同,也是中国石油第一个超深水盐下碳酸盐岩项目,实现了集团公司在巴西深海的重大突破。
2017年11月27日,里贝拉首个试生产单元先锋号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首油投产(一采一注),创下当时世界深海单井日产新纪录;2021年12月1日,EPS2试采单元提前实现投产;今年4月30日,里贝拉项目梅罗油田第一生产单元Guanabara号FPSO成功投产,标志着该油田进入快速上产新阶段,成为中国石油巴西深海油气合作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梅罗油田共划分四个生产单元,在第一生产单元投产后,后续还有同等规模的三个生产单元计划于“十四五”期间陆续投产,将有效助力中国石油深水油气业务快速发展。(张跃雷)
![]() |
深海油气合作里程碑 |
从卡拉库姆沙漠净水厂看互利共赢国际合作
米干村是土库曼斯坦靠近巴格德雷合同区的一个集体农庄,由于地处卡拉库姆沙漠腹地,常年干旱少雨,村民饮水困难。2014年5月7日,中国石油投资修建的净化水厂正式投产。水厂经四道工艺过滤杀菌后,产出可直接饮用的高质量饮用水,一举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问题。米干村的长老、村民喝着甘泉,跳起欢快的民族舞。村里的米合莱大妈兴奋地说:“我们从心底感谢你们!”
水厂的建成投产,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条件,保障了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成为列巴普州《居民饮用水系统十年建设规划》的示范性工程。如今,经过四道过滤的水厂水成了这里的“甘泉特产”,其他村镇的亲戚朋友过来都要带一桶回去。
为米干村修建水厂是中国石油造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7月以来,中国石油累计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文化、教育、医疗及残疾人救助等活动,赞助支持土库曼斯坦举办201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2018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国际沙漠汽车拉力赛等重大国际赛事。(李小松)
![]() |
米干村“甘泉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