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日常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工况、不同负荷、不同产品牌号切换等生产场景变化,通过创建智能化‘实时优化法’消除无效报警,实现了产品牌号切换报警值的一键切换。”燕山石化科研技术部工艺技术管理科主管曾瑜介绍道。
燕山石化在装置报警管理中坚持实时优化,构建了报警阈值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一场景一修订、场景变化报警值必修订”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遇到设备故障、仪表计量错误引起的报警,他们通过及时更换设备或采用技术手段纠正偏差,从装置报警发生的源头进行动态抑制,消除无效报警。
此外,他们还建立24小时报警网络,按照一般、重要和紧急3种级别,将报警提示颜色依次设置为“黄、红、深红”,提示声音依次设置为“低频、中频、高频”,报警越紧急,颜色越醒目,声音越刺耳,以此来提醒当班人员准确及时处置报警信息。
该公司还在生产装置DCS系统中新增“紧急重要报警一览表”,便于操作人员随时查阅报警情况,了解装置运行状态。炼油厂高压加氢装置内操张芳每次接班前都会查阅“紧急重要报警一览表”,了解上一个班组报警处置情况。
在各生产厂控制室大屏幕上,每小时动态更新TOP10报警点和报警类型,提醒生产技术和当班人员第一时间关注装置运行状态,及时确认处置紧急和重要报警。
同时,该公司还建立“推送+现场”报警监管网络。按照装置、科室、厂、专业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5个层级,设置1273人的短信推送名单,依据报警优先等级和处置时长,第一时间把班组未及时处置的报警信息分专业进行短信推送,全员24小时可参与装置报警响应处置。
为进一步提升操作人员报警处置能力,该公司还组织工艺、设备、仪表等专业人员编制出近千条涉及51套装置的《操作人员报警指导书》,对常见装置报警产生原因及处置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有效指导当班人员及时处置现场报警。
近5年来,燕山石化持续推进智能化报警管理,2022年顺利通过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级ISRS第9版现场管理评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SRS第9版6级评价的炼化企业。